一、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仅1-2天。雏鸭都为突然发病。开始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靡、缩颈、翅下垂,不能随群走动,眼睛半闭,打瞌睡,共济失调。发病半日到一日,而发生全身性抽搐,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约十几**死亡。头向后背,呈角弓反张姿态故俗称“背脖病”。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
二、防治措施
1、严格的防疫和消毒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应避免从疫区或疫场购入带毒雏鸭,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可**防止疾病传入和扩散,定期对鸭场的环境,用具进行预防消毒是**必要的。
2、由于本病毒抵抗力较强,免疫是最**的预防措施,可用鸡胚化鸭肝炎病毒疫苗免疫种母鸭,每只1毫升,隔两周再做一次,共二次。这些母鸭的抗体可维持7个月以上,其后代母源抗体可保持2周左右,足以保护雏鸭渡过最易感的危险期。
但在环境卫生条件差,疫情较重的鸭场,则在8-12日龄仍需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或使用免疫母鸭的蛋黄匀浆进行被动免疫。
没有母源抗体保护的雏鸭,在疫情不严重的场可在1日龄注射肝炎弱毒疫苗0。5-1。0毫升**受保护。在疫情严重的鸭场,必须在1日龄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的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0。5-1。0毫升,必要时于8-12日龄重复一次。
3、对发病初期的病鸭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或血清,每只1-1。5毫升,可**80%%-90%病鸭,对中度病鸭也有一定疗效。目前尚无其它**物用于本病防治,可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河南普奥动物药业技术部(推荐)
免责声明:
1、本文来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
2、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版权若有侵犯,请在发表之日起30天内联系本网(致电我们或发邮件:80068959@qq.com),我们将在**时间内删除。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兽药招商网 版权所有